打好学问“攻坚战”
发布时间: 2018-06-15 浏览次数: 626

机场学院 温宇轩

日前,一件强大的中国武器装备——“激光陀螺”刷爆了朋友圈,随着这件国之利器同时进入人们视野的还有默默研究了一辈子的解放军国宝级院士——高伯龙。正是这位看似普通、毫不起眼的老人,用半个世纪的默默坚守、不懈攀登,让我国的激光陀螺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使我国的强军梦又近了一步。一时间,高老甘于寂寞,毕生投身于科研工作的事迹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

“差不多就可以了”“不用懂那么多”“考试不考不用学”……如此“得过且过”的现象不胜枚举。进入大学后,脱离了家长的督促,环境相对宽松的环境成了不少大学生滋生不思进取思想的“温床”。据调查显示,仅有四成大学生认为学习是为了获取知识,近30%的大学生学习态度越来越消极,功利化趋势明显。有的将获得奖项作为学习的目标和努力方向,视“学科竞赛项目一挂,挂科不怕”为圭臬,甚至不惜花钱在别人的项目中挂名,以此来获得加分和荣誉;有的作业、论文造假,将网上的文章左拼右凑,合成一篇天衣无缝的“佳作”只为“交差”;有的“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看眼前,不为长远打算,常常遇到学习困难就半途而废;有的对待学习和研究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将应付考试、拿文凭、找工作作为学习最终目的……真正把心思放在学习上,静下心来主动去钻研的人越来越少。对此,有关教育专家指出:“‘学以求真,不在致用。’大学生只有端正学习态度,将学问学懂、弄通、吃透,才能让自己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朱熹曾云:“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好比吃饭一样,要嚼得烂,方好消化。“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作为中国顶尖科研工作者之一,曾果断拒绝了外国的巨额工资,扎根于贵州深山的窝凼中,心无旁骛地研究“天眼”的选址、设计、建造、运行的各类事项,耗费了24年、8000多个殚精竭虑的日夜,终于研制出了令世界为之震惊的大国重器。南仁东燃烧了自己最后20多年的人生,向世人展现了“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科研工作者风采。纵观古今中外,孔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顾炎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巴金“我在写作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逐渐认识自己”、居里夫人“在科学上重要的是研究出来的‘东西’,不是研究者‘个人’”……“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由此可见,做学问来不得半点浮躁,必须要静心求实,如此才能真正弄懂吃透,做到拨开重重云雾见真知。

哈佛大学图书馆训言这样说道:“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既然连人生的一部分——学习也无法征服,还能做什么呢?”在大学这个学习专业知识的最佳时期,大学生更应该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在学习中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急躁,多一点动力、少一点功利,做到静心、专心、用心和精心,把书本知识融会贯通,把专业知识吃透吃准,如此才能摘取知识的桂冠。海南大学2012级博士研究生何美丹拼着“一根筋”的韧劲,一边潜心学习和研究水稻方面的知识,一边开展水稻花粉基因漂流的研究实验。凭着优异的科研成绩,她参加国际性会议、学术交流、考察等10余次,国内学术报告、学术会议50余次,参与科研项目5大项,承担课题3项,发表科技论文8篇。西安某大学“蜂巢智慧”大学生创业团队,发挥成员专业优势,立足于校园、街道的垃圾污染这一很难解决的问题,在一遍遍的重复试验和一次次的修改中潜心研究,深入分析失败原因,最终研发了一款通过智能信号来管控垃圾清运工作的系统,得到了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大学校园里,令人羡慕的“考研满堂红”宿舍、学科竞赛“获奖专业户”、专利研发的“科技达人”等等,无不在用自己的行动证实这个道理:只有“吃透”学问,才能在竞争中崭露头角。

“理想现实一线隔,心无旁骛脚踏实。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作为国家建设生力军的大学生,一定要把握住大学这一人生中最为宝贵的黄金时期,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地学习,既要多读书,也要“吃透”书,潜心学习和钻研,打好学问“攻坚战”,让青春年华在知识的海洋中焕发绚丽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