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雷锋没有闭幕式
发布时间: 2016-05-19 浏览次数: 272

学生记者 贺敏

        春天的阳光雨露,滋润着世间万物蓬勃生长,我们的耳旁又回响起一个熟悉的名字——“雷锋”。
        刚刚过去的三月,是我校的学雷锋活动月,各级团组织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了以“青春扶贫·志愿者在行动”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月活动。主题演讲、专题讲座、清理校园小广告和垃圾、走进敬老院和居民区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给校园带来了春的温暖。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雷锋叔叔没户口,3月来4月走”渐渐在大学校园流传开来。许多同学认为学雷锋活动只是3月的事,过了3月就用不着学了。去年发布的《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14)》显示,尽管有超过92%的大学生认为“雷锋精神”并未过时,但是,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并不知道该如何将“雷锋精神”贯彻到实际行动中来。如何留住“雷锋”、让“雷锋”在大学校园里安家落户,值得每一位大学生深思。
        学雷锋不是喊口号,不是走过场,而应是一种长久的习惯。前不久,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在中国文明网,向全社会公开发布了李勇杰等10位岗位学雷锋“最美人物”的先进事迹。这10位岗位学雷锋“最美人物”,有医生、有教师、有驾驶员、有维修工、有退休干部、有志愿者……他们在普通的岗位上、平凡的日子里,立足岗位学雷锋、创一流。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只有平凡岗位上不凡的坚守与付出,这折射出学习雷锋是“人人可做、处处可为”。所以,大学生学雷锋首先要珍惜美好大学时光,在大学校园里立报国之志,学报国之才,践报国之行,以实际行动谱写光辉灿烂的青春之歌。当然,要想像雷锋同志一样成为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还得让自己有服务社会、他人的本领。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雷锋在鞍钢开推土机时,接受了一个带学员的任务。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他在驾驶和学习机器构造原理时,和学员共同研究,不懂的就去请教其他师傅,只用了4个月就教会了学员开推土机。平时,他坚持自学,每天早晨学习一小时,晚上总是要自学到夜里10至11点钟。而今,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需要大学生学习和掌握更多更新的知识。正处于求学阶段的大学生,应该发扬可贵的“钉子”精神,潜下心来,钻研科学知识、勤于实践锻炼、树立创新思想、培养创造能力,努力成为精通某一专业、通晓相关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雷锋身上所具有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学雷锋活动月虽已闭幕,但学雷锋活动并没有结束。让我们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把它细化到日常的生活中,融入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