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人生目标 实现“走心”就业
发布时间: 2016-03-17 浏览次数: 163

●郭洁琳

        据报道,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在770万以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仍是困扰广大毕业生的一大难题。但是,与这一情况并存的是社会许多工作岗位还存在空缺,本应是招聘单位“宠儿”的大学生,却让就业之难成为了一种常态。
        “ 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先找份工作干着再说”“找工作一定要精挑细选,不喜欢绝不能将就”……近日,在“没有最难只有更难”就业季的某高校招聘会上,大学生就业难的讨论不绝于耳,而拥有这种“务实派”与“挑剔型”就业心态的大学生屡见不鲜。某“985”高校应届毕业生小季坦承自己有所谓的“名校情结”,觉得自己对工作的设定应该多些条条框框。“公司规模要大、有前景,从事的工作不能是简单枯燥的,最好不用加班。当然,专业对口是最好的……”令小季失望的是,三个月的时间仍没寻到一份合心意的工作。无独有偶,现如今大学生“慢就业族”有之、“啃老族”有之、“校漂族”有之、“毕剩客”有之,所有这些都是没有成功就业的,无不说明着大学生对自身的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没有清晰、明确的计划。对此,有关专家指出:“注重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就业观是值得提倡的,但大学生更应该树立切合自身实际需要的择业观,只有规划好人生目标,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才能。”
        俗话说“没有最好的职业,只有最合适的职业”。湖南常德“90后”北大法学院“硕士粉”张天一抛开传统的就业路径,开了一家常德米粉店,生意红火。曲阜师范大学杨凯芩放弃伦敦艺术学院的录取,选择到甘肃陇南某县最偏远的山区学校做驻校社工,用三年的时间了解真实的乡土中国。澳大利亚一名女孩毕业后足迹踏遍将近50个国家,旅途中拍摄的照片吸引超过95万浏览量,许多旅游委员会、酒店都为了能通过她宣传而“抛出橄榄枝”,提供免费的食宿、旅游项目,并支付一定的工资。可见,社会给求职大学生带来压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多元的成才选择。这些看似随意的工作,实际上都是经过多方考量而作出的规划。虽然人们一直对是否“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存有争议,但能够从中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充分发挥一技之长,努力实现人生理想,又有什么理由去反对呢?
        挪威剧作家易卜生曾说:“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所以,无论在什么行业、岗位上从事任何工作,对于大学生而言,做好当下是最好的选择。首先有“识”,要全面地审视自己,不盲目从众,也不刻意特立独行,根据自身条件及外部就业环境的变化早做准备,认真规划职业未来;其次有“胆”,要敢于选择“心向往之”的工作,具备承担风险、后果的勇气以及纠正偏航向的魄力,实现“走心”就业。唯有将个人职业追求融入到实现中国梦的共同理想中,才能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