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洁琳
近日,四川某高校开设“种田”劳动必修课,在校园里留出20亩地供学生耕种,并要求学生必须修够该课学分才能毕业。大学开设“种田课”,学生变身农夫,课堂移到田间,书本换成作物……这真的有必要吗?一时间,引发社会广泛热议。
近年来,“吃不了苦”甚至“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都是时下大学生的一种通病,吃苦耐劳的精神对于大学生来说更是越来越陌生。在家几乎不干家务,更不用说吃苦头,这养成大学生“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有利就去做,没利考虑去做”的状态。有的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受不了苦,往往三天就临阵脱逃,淘汰率竟高达60%,用人单位明确提出“不要大少爷”的观点;某农业大学的招聘会上,3000元-5000元的月薪招聘养鸡场场长,一上午却只有一人投简历,很多学生一看招聘的职位,笑笑就走了,连问都懒得问。究其原因,是怕在养鸡场吃苦受累。对此,有关专家建议:“一个人只有不怕吃苦、不怕受累,才能经得起失败和挫折的考验,才能最终成就自我。”
由此可见,大学开设“种田课”并不是为了培养农夫,而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俗话说“艰苦的环境出人才”,“教育+实践磨炼”是最重要的“孵化器”。扬州大学大一新生杨琬滢从黑龙江独自骑行2465公里到大学报到。顶着酷暑风雨,经历体力不支、轮胎戳破,这种“吃苦耐劳”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对于许多才军训几天就已坚持不下去的大学生来说值得反思和学习。央视“行进中国精彩故事”栏目中一位女大学生远赴非洲支援当地铁路建设,她不顾家人反对,毅然投身需要支援的安哥拉铁路建设,4年里,她用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得到当地人的尊重,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85后石磊从清华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他带领村民修道路、水渠,修建桥梁,改变水系,美化村容,在基层艰苦锻炼、脚踏实地,为新农村建设作出了贡献,得到广泛认可。近两年,江苏省选聘的大学生村官中,来自985和211高校的有2007名,占25.7%。只要大学生在各种实践中“打磨”,把学会吃苦当成一门“必修课”,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光荣,必助益自己的发展。
据媒体报道,目前很多单位用人越来越趋于理性,招录新人时不惟学历选人才,更注重人的内在品质,那些工作上能吃苦、肯从小事做起的真正的优秀人才越来越受青睐。那些作风浮夸、眼高手低、好高骛远,不愿意进工厂、去一线、到基层,或者去农村创业的越来越没有市场。对大学生来说,“吃苦耐劳”精神永远不能丢,要把这一宝贵财富永远记在心上,扎扎实实,从一件件琐碎的小事上做起,不畏艰辛,不辞劳苦,“坚持不懈”地努力拼搏,必将受益匪浅。
吃苦精神和吃苦能力是走向成功的通行证,知晓吃苦的味道,方能品尝甜的来之不易。大学生们,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从现在开始,养成吃苦耐劳的良好习惯,勇敢地担负起实现中国梦的青春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