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颜
“招聘行政专员,要求学习能力强,抗压能力高……”如今,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在招聘简章上打出了“抗压能力”这项用人要求。能否在困难面前保持良好的心态、能否经受住高强度的工作等已经成为不少企业招贤纳士的重要标准。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对在校大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压力”一直是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据调查,有70.3%的在校大学生表示曾有过较大的压力。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讲,“压力”并非是完全负面的词,更多的是指心理的“应激力”。研究表明,具有适度焦虑的人往往在学习中伴有轻度的紧迫感、警觉感和忧患感,精神高度集中,思维活跃敏捷,行动积极努力,学习效率高。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所说:“如果学生要进行学习,某种最低程度的焦虑是必须的。”压力是个体发展的必需刺激,由此可见,完全没有必要视压力为洪水猛兽。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需要面对不同的压力。上学了,有升学的压力;毕业了,有求职的压力;工作了,有升职的压力……压力就像地心引力之于人一样,无法逃避。只有勇于拼搏,战胜压力,才有灿烂的人生。
研究压力对人类身心影响最有名的加拿大医学教授赛勒博士曾说:“压力是人生的燃料。”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机遇与挑战并存,压力与动力共生。老话常说“置之死地而后生”,为什么生命在“死地”却能“后生”?那是因为“死地”给了人巨大的压力,并由此转化成了动力。没有这“死地”的压力,就没有“后生”的动力。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对比实验:把一只青蛙放进盛有冷水的锅里,然后慢慢地加热,结果青蛙在慢慢加热的过程中死掉了。有趣的是,如果先将锅里的水烧到沸腾,然后再把青蛙放进去,受到强热刺激的青蛙拼命一跳,远离了开水。如果生活中没有压力,就容易满足于现状,不善于学习,没有危机感,最后就会像温水中的青蛙那样在不知不觉中被社会淘汰。
毋庸置疑,是压力所产生的积极动力推动了个人的成功。先贤孟子曾警醒世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顾历史,一些名人早已意识到压力便是动力,利用压力逼迫自己,进而成就了生命里最壮美的诗篇。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逼迫兵士以一敌百,最终使得“百二秦关终属楚”。试想如果没有破釜沉舟的果断,就没有不胜则死的压力。没有压力,就不可能取得辉煌的战绩。如果越王勾践没有亡国之恨的耻辱,就不会有卧薪尝胆的坚韧精神;没有卧薪尝胆的二十年,当然也不会有三千越甲一举吞吴的胜利。因为压力,运动员才会在赛场上一次又一次地打破生理极限,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压力让人挖掘自己的潜力,迸发出最大的力量。压力能让徘徊者迈出坚定的步伐,能让失败者鼓起再战的勇气,能让落后者奋起,能让成功者警惕。
对大学生而言,正确认识压力的影响,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压力,是必须学会的技能。大学生们唯有在学习和生活中多利用压力的有利因素,并在压力中激发个人积极向上的潜能,才能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竞争能力。因此,面对压力,不要胆怯和逃避,拿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魄力与勇气,让压力成为自己成长成才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