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眼皮“变”成了双眼皮、鼻子“长”高了,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某大学硕士毕业生花费万元整容,以期通过“变脸”扫除求职路上的障碍。此类现象在就业市场日益严峻的今天已是屡见不鲜。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大学毕业生已成为美容大军中的主力队伍,打造“面子”工程正成为越来越多毕业生打动面试官的“绝密武器”。对此,一位教育专家忧心忡忡地说:“如果是自己本身的能力不强,没有竞争力,一味责怪长得不美,那即使人为‘造美’之后,也未必能成功求职。”
除了整容,不少大学毕业生还花费千元制作精美简历,花费数千元购买昂贵的名牌服装,以便增加面试成功几率。一名高校毕业生小田在接受某报记者采访时坦言:“班上的同学一般简历都要做三四十份,最少都要花费200元以上,而选择精装简历、视频简历等个性产品的花费更是高达千元以上。这种简历虽然贵,但视觉效果明显好于一般简历,拿着它去招聘单位能更自信一些。”姣好的面容、精美的简历、体面的服装可能会打开一扇面试的窗口,给用人单位较好的第一印象,但在关键时刻,还得拿实力和能力说话。曾有一名女生拿着写真简历到某公司应聘,引起了考官的注意,可面试时面对考官的提问,不是答非所问就是语焉不详,结果可想而知。正如一位专家所言:“大学生不能依赖外形,自身内涵和素质更为重要。就算一个人凭借姣好面容而侥幸应聘成功,若无真才实学,也很难在事业上有发展前途。”
用人单位招聘的是人才,而不是“花瓶”。与那些想通过“雕琢门面”来取得用人单位青睐的大学生不同,某大学中文系学生小曹从大一开始就在一家报社实习。每年的寒暑假还有周末,当别的同学过着悠闲的生活时,他却放弃了休息,穿梭在大街小巷,磨练自己发现新闻、采写新闻的能力。实习的日子,一过就是3年。临近毕业时,小曹把实习期间发表的300多篇稿件装订好交到报社,报社领导欣慰地说:“这一大本作品,比任何简历都要有分量。”
自身能力缺乏,是大多数在就业竞争中被淘汰学生的通病。正如一位专家所言:“要真正解决就业难的问题,与其‘变脸’,倒不如从自身入手,踏踏实实地多学习、多锻炼,增强知识,提高能力,这样才是正确的选择。”作为大学生,与其成天为自己不出众的外表自卑,想方设法整容整形、重金置装、炮制简历,还不如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多看书,多上课,多交流,多实践,多锻炼,全面提升素质,主动培养气质,进行四年免费却珍贵的“内在整容”,以卓尔不群的才干为求职和工作增添筹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为大学生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作为大学生,切莫为了“面子”而丢了“里子”,而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时刻把为国家和民族事业发展作贡献放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中,使自己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